螺杆泵虽然具有干吸能力,但是必须防止干转,以免擦伤工作表面。必须按既定的方向运转,以产生一定的吸排。
螺杆泵应在吸排停止阀全开的情况下起动,以防过载或吸空。假如泵需要在油温很低或粘度很高的情况下起动,应在吸排阀和旁通阀全开的情况下起动,让泵起动时的负荷最低,直到原动机达到额定转速时,再将旁通阀逐渐关闭。当旁通阀开启时,液体是在有节流的情况下在泵中不断循环流动的,而循环的油量越多,循环的时间越长,液体的发热也就越严重,甚至使泵因高温变形而损坏,必须引起注意。
螺杆泵在运转工作时:应注意检查压力、温度和机械轴封的工作。对轴封应该允许有微量的泄漏,如泄漏量不超过20-30秒/滴,则认为正常。假如泵在工作时产生噪音,这往往是因油温太低,油液粘度太高,油液中进入空气,联轴节失中或泵过度磨损等原因引起。
螺杆泵因工作螺杆长度较大,刚性较差,容易引起弯曲,造成工作失常。对轴系的连接必须很好对中;对中工作最好是在安装定位后进行,以免管路牵连造成变形;连接管路时应独立固定,尽可能减少对泵的牵连等。此外,备用螺杆,在保存时最好采用悬吊固定的方法,避免因放置不平而造成的变形公元前三世纪,阿基米德发明的螺旋杆,可以平稳连续地将水提至几米高处,其原理仍为现代螺杆泵所利用。
螺杆泵停车时,应先关闭排出停止阀,并待泵完全停转后关闭吸入停止阀。
1.运行操作
1) 首次起动泵或再次使用长期封存的泵,应注入所输入液体,借助辅助工具转动泵轴几次,这样不会损坏定子。泵不能无液起动,无液起动会损坏定子;
2) 启动电机片刻,检查泵的旋转方向,确认与泵壳上所标的方向一致后方可启动运行;
3) 启动泵后,观察压力表和真空表的读数是否满足要求,注意泵的声音、振动等运转情况,发现不正常应马上停车检查。
4) 在初始启动过程中,填料密封(特别是聚四氟乙烯)允许的起始泄漏量,在初始启动过程的15分钟间,应均匀的调整螺母。每次大约1/8转,调整到最低泄漏量。若填料函温度急剧升高,泄漏量急剧减小,应马上松开螺母,重复以上过程;
5) 泵在正常运转时,是通过调节转速来控制流量;
2、保养与维护
1) 螺杆泵在初次启动前应打开进出口阀门并确认管道通畅后方可动作,对正在运转的泵在巡视中应主要注意其螺栓是否有松动、机泵及管线的振动是否超标、填料部位滴水中否在正常范围、轴承及减速机温度是否过高、各运转部位是否有异常声响。
2) 作为螺杆泵,它所输送的介质在泵中还起对转子的冷却及润滑作用,因此是不允许空转的,否则会因磨擦和发热损坏定子及转子。在泵初次使用之前应向泵的吸入端注入流体介质或者润滑液,如甘油的水溶液或者稀释的水玻璃、洗涤剂等等,以防初期启动时泵处于磨擦状态。在污水处理行业有时会发生污泥或者浮渣中的大块杂质(如包装袋等)将吸入管道堵塞的情况,应昼避免这各种现象的出现。如不慎发生此类情况应立即停泵清理,以保护泵的的安全运行。
3) 泵和电机安装的轴度精确与否,是泵是否平衡运转的首要条件。虽然泵在出厂前均经过精确的调定,但底座安装固定不当会导致底座扭曲,引起同轴度的超差。因此在首次运转前,或在大修后应校验其同轴度。
4) 基座螺栓及泵上各处的螺栓。
在运行过程中,基座螺栓的松动会造成机体的振动、泵体移动、管线破裂等现象。因此对基座螺栓的经常紧固是十分必要的,对泵体上各处的螺栓也应如此。在工作中应经常检查电机与减速机之间、减速机与吸入腔之间以及吸入腔与定子之间的螺栓是否牢固。
5) 万向节或者挠性连接处的螺栓。
尽管螺栓的生产厂家都对这些螺栓有各种防松措施,但由于处在运行中震动较大,仍可能有一此螺栓发生松动,一旦万向节或挠性轴脱开,将使泵造成进一步的损坏,因此每运转300~500h,应打开泵对此处的螺栓进行检查、紧固,并清理万向节或者挠性轴上的缠绕物。
6) 填料函
在正常运行时,填料函处同离心泵的填料函一样,会有一定的滴水,水有填料与轴之间起到润滑作用,减轻泵轴或套的磨损。正常滴水应在每分钟50~150滴左右,如果超过这个数不应紧螺栓。如仍不
能奏效就应及时更换盘根。在螺杆泵输送污泥时,填料盒 处的滴水应以污泥中渗出的清液为主,如果有很稠的污泥漏出,即使数量不多也会有一些砂粒进入轴与填料之间,会加速轴的磨损。当用带冷却的填料环时,应保持冷却水的畅通与清洁。
7) 尽量避免过多的泥砂进入螺杆泵。